家长好心办坏事的6种教育方式
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,因为对孩子太好,这也不许那也不许,怕出危险,怕生事端,但偏偏是这些好心办坏事和过分的溺爱,这种一厢情愿的父母的“好心”成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“坏事儿”。那么,父母要警惕自己哪些方面会“好心办坏事“呢?
“好心办坏事”1:害怕孩子之间的小争抢
点评:很多父母带着孩子出去玩时,常常会叮嘱:别和人家抢。因为他们都想做一个有教养的家长,希望孩子不去抢;另一方面则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,退一步海阔天空。实际上,懂得争抢是人性的一种本能,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引导。可以尝试告诉孩子,属于自己的不妨争回来,自己喜欢的不妨去争取,但不能不择手段。如果孩子连争抢的本能都不具备,连争抢的勇气都没有,长大以后,面对竞争,谁又会去帮他争取呢?
“好心办坏事”2:对孩子的行为过分担心
点评:中国式的教育是家长处处呵护、担心孩子受一点伤,结果使孩子弱不禁风,遇到困难时总是一脸的沮丧,这样势必会影响孩子的成长。如果你连爬上一张矮凳子这样的主动权都不交给她,那么以后她做什么都是战战兢兢。
“好心办坏事”3:过分强调“赢”的观念
点评:在每次孩子们有比赛时,最激动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他们的爸爸妈妈,他们会参与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比赛,例如帮他们钻空子,帮他们出主意,提醒他们正确答案……事实上,父母对输赢观念的强调,更容易让孩子处在输不得的处境之中,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,把成功看得过重,从而让心理变得脆弱。
“好心办坏事”4:立即满足孩子的愿望
点评:孩子要什么,就给什么;更有很多父母通过对孩子察言观色来了解其愿望,并立即给予百分之百的满足。这会使孩子从童年时代起就失去渴望和追求感,更不会明白真正的幸福只有通过努力才能争取到。所以,如果对孩子的愿望一流露,就千方百计地予以满足,就会使你孩子的童年失去魔力和魅力。
“好心办坏事”5:“主动”帮他分辨是非
点评:主动帮孩子分辨是非,听起来是件好事。但你这么主动地帮助孩子辨别是非,跨过一些挫折的门槛,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了,这样只会束缚他自己的思维。
“好心办坏事”6:随意泄露孩子的个人隐私
点评:如果你与邻居私下谈论你5岁的儿子夜晚睡觉还离不开奶嘴,孩子知道后自尊心会大受伤害;如果爸爸在熟人面前诉说他8岁的孩子还尿床,这种揭短行为会使儿子对父亲失去好感和信任。每一个人,即使一个小孩子,也需要有他的私人领域,父母也不能随意干涉,大人应予以尊重,千万别向外人揭短。
【来源:网络】